在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过程中,山东省德州市优先构建“扬尘污染防治监管服务系统”,创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对建筑工地、商混企业的场地扬尘、道路扬尘等问题进行自动识别、自动留证和自动预警。
目前,市、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扬尘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、427个工地、160家商混企业开通使用这一系统,为减轻扬尘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今年1月—6月,全市PM10平均浓度81微克/立方米,比去年同期减少13.8%。这是德州市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的一个缩影。
近年来,德州市委、市政府深入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,探索推进生态环境数字治理,认真研究在大数据时代,如何运用互联网、物联网和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加快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。
为构建德州特色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,德州市结合本地实际,按照国务院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》、生态环境部《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》和山东省《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意见》部署,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,开展广泛学习调研,启动建设方案编制。先后与国内知名院校、科技企业对接30余次,7次征求县(市、区)和市直有关部门意见,6次邀请相关行业知名专家评审论证,按照“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任务导向、需求导向”的原则,于2020年1月形成具有德州特色的《建设方案》。2020年11月,《建设方案》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,确定分期实施。目前,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。
项目一期主要是建设“一纵一横”统一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,打通内部、外部、纵向、横向的数据连接,实现与各相关单位业务数据的共享交换和协同。目前,已向上汇聚生态环境部和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两级23个重点数据库,向下汇聚12个县(市、区)、134个乡镇(街道)生态环境业务数据;横向汇聚16个市直部门单位数据,汇聚整合数据13亿条,数据容量超158GB,初步具备跨层级、跨地域、跨部门大数据分析能力。
德州市将现有环境质量、废水废气固定源、移动源监测监控等20个专业应用系统全部整合进入大数据平台,通过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共享交换。目前,已为1963家企业建立动态档案,实现企业基础信息、排污许可、自行监测、在线、执法检查、环境影响评价、行政处罚、信用评价等数据信息关联。
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,德州市建立连接市、县、乡三级相关部门的动态指挥调度系统。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14个专业委员会为单元,从市委市政府领导、部门负责人到县乡基层一线,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牵头责任人,制定责任清单,导入指挥调度系统,定期调度落实。各级责任人均可实时查看、调度各项工作进展,形成问题发现、溯源、办理、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。
目前,全市已开通市、县、乡三级980个单位、5172个账户。每个用户都能了解自己的责任事项、具体任务、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。同时,通过动态指挥调度系统,定期统计考核排名,协助各级抓好落实。